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6-2-1 23:22 编辑
这是晓捷老师在2016-01-26 在团队管理层会议上的发言录音。感谢吴轶笔录!
http://www.acim.cn/js1/20160126_xiaojie_on_when_to_give_love-Nawang_Khechog-Meditation.MP3
何时伸出援手
(编按:近些年在奇迹社区,团队就是在生活、工作的所有方面去实践应用《奇迹课程》的理论体系和宽恕方法。以下的内容就是晓捷老师以扶老携幼中的问题为契机所作的指引,既实用有效,又不离修行的究竟根本。以下是2016-01-26,晓捷老师在管理层会议上的发言,大家可以从“如何甄别兄弟是在呼求帮助还是寻求自我认同”这个点,去体会宽恕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的大用,以及如何节省时间地去帮助兄弟。)
平安晓捷_像打球那样警醒地去辨别
晓捷老师:
就平安、吉祥的表现,讲我们在回应兄弟爱的呼求还是在喂养自我?这是要甄别的。有一个表现就是:真的是爱的呼求的话,它的呼救你心里会有感觉是真挚的,然后是直接的、坦然的、没有算计的,会有这几个特点。与此相反是我的是寻求认同,它就是虚假的、见解的、隐晦的、畏手畏脚的、带着算计和交换的。
爱的呼求它已经设定了是能得到的,所以它的满足很快。而自我的那个匮乏,它已经设定了是得不到的,它又去找又得不到,它已经设定了爱是失落的,才有这样一个寻求认同。它需要认同的是匮乏,所以它是感觉不满足的。
所以要练就火眼金睛,包括甄别自己,我此刻是在呼求爱、还是在寻求自我的认同、匮乏的认同、虚幻存在的认同。为什么会不满足?就是因为你自己身份定位定错了,你看错了自己和对方,这时候怎么要都不满足,而且越要还胃口越大,越来越不满足。
还有一点很明显的,自我它是寻求什么?它要肯定匮乏、病痛、死亡、问题、脆弱、无力。爱的呼求完全是反面,它要寻求的是平安、一体、幸福、平等、平等性。自我一定要不平等,要么仰视你、要么轻视你,包括孩子老人是一样的,反正就是不平等。那个爱的呼求是平等的,它会借那个身份,尊重那个身份,但是实质是平等的。
包括正确理解我,我为什么是不同的对待,因为我知道其中的不同。包括对我妈,什么时候该给爱,什么时候该怎么样。我大多数时候没给爱,因为她大多数要的不是爱,这要跟她讲明白,她要的是自我的认同感:病痛、疾病、死亡、虚弱、无力、不平等、你比我多啊,全面去肯定这一点有什么意义?
所以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清晰,自己心里的动力和兄弟心里的动力。该呼求么?该回应么?这点要很清晰,不要盲目地给。给之前哪怕讨论一会儿这是很有必要的,在成人之间。包括以前(某某的)关系,不用你们说就会觉得不顺,不顺就在这个地方,知道吗?就会有在一起是加强彼此匮乏、相互依赖的感觉。而爱它是完整的,它是两个完整到一起的一种交流的感觉,然后是共同恢复完整。而两个匮乏在一起,加强的是那个匮乏感,那个是不满足的,很明显的这就是很实际的实修。
如果关系出现这样的状态肯定是不对的,那就要回来,我们看看身份是怎样的,跟随的是谁?目的是什么?彼此在一起肯定是有正确的时候、错误的时候,就是要善于去觉知,要警醒到底是怎样的关系?包括给,施与受都是一样的,是平等的,是一个合作。
◎图片来源:未知 ◎内容分享:晓捷 ◎文字笔录:吴轶 ◎Background Music "Meditation " by Nawang Khechog; from album "Music as Medicine" ◎配乐鸣谢:阿旺客曲:“冥想”,选自专辑《音乐就是良药》 ◎策划制作:纳新
©J讯团队 2016
|